一直以來我都喜歡看素人部落客的文章,我歸類的素人部洛客多是著墨於自身工作經歷、學習經驗、社會感觸故事,沒有華麗的的文字渲染群眾,觀覽的人數相較美妝和美女/帥哥部落客少很多,可是每每我發現一個新的部落客,我就會無法自拔一口氣看完所有他歷年的文章。

  吸引我的部落客,絕大部分是投身於商管類的工作者,擁有優秀的學歷、在異國工作、有出色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們做著我想做卻尚未達成的事。

  因為我有很高的目標,所以看到那些怒力達成我想達到的目標的人,就會不停刺激我自己,以他們當作標竿努力往前。另一方面,這是一種心靈慰藉,看著他們好像自己也得到達成目標的成就感。

  我對成就的定義,是在競爭中得到頭籌,在不停的比較中取得相對優勢。我心中功利的那一面是這麼督促我,努力爬上金字塔,擁有好的社會地位,錢財、權勢。我心中另一個精神層面,卻又拉扯著這個想法,告訴我應該傾聽自己的聲音,人存在社會的價值不應只有金錢和權勢。這兩種複雜的心理交戰,常讓我覺得手足無措,覺得自己迷惘又不成熟,所以常常搖擺著,找不到平衡點。

  現在的我,是站在功利的領域拉著心靈的雙手。當我看到周圍不少人明明在競爭中可以拔得頭籌,卻堅定地拒絕淌這場渾水,毅然投身自己喜歡的領域,我覺得十分欽佩他們的勇氣和信念。縱使我知道,也相信做自己喜歡的事可以達到超凡的成就,我依然沒有縱身投入的勇氣。

  這條路很長,路途很迷惘,花費的時間比較久,社會給予的肯定也不會快速達到,可是只有自己知道心裡有多麼踏實。目標繞了一圈終會達到,而且成就比走一般途徑的大眾來得高(我是這麼認為)。

  最近有這樣的感觸是因為聽聞很多周圍發生的故事,還有一直以來看到身邊的人有的如我一般汲汲營營,有的則堅定選擇追求所愛,趁著現在離開忙碌工作的環境放慢腳步,自己也靜下來思考我的選擇又是甚麼。

  放慢腳步之餘,我也感受到雖然經濟不景氣,台灣的產業還是電子零件代工為主,可是在艱困的環境下,我看到和我同樣年紀的年輕人為社會注入活源。

  幾個年輕人成立一個物資交流平台,將家中不需要的東西捐出,媒合需要該東西的人,成立的人有理念但沒有技術,所以花費很多力氣在人工處理,而新創網路公司發現他們並認同他們的理念,於是幫助他們建置網路平台,讓網站不會因為流量太大就當機;

  幾個Youtuber利用課餘時間拍片,原本只是基於好玩分享在異鄉讀書的文化體驗和語言教學,當吸引更多人後他們利用Youtube的影響力相繼認識更多Youtuber,並且運用自己操作拍片的經驗教學;

  對故鄉文化和土地有深厚感情的年輕人,靠自身的力量改造老屋,建築地區共同空間以推廣鄉土文化和自然農業,讓區域聚會的場所不再藉由地方政府主導,參與人也不只是年邁的老人家為了排解孤獨而前往,而是將年輕人聚集,提供創造與創意的空間,透過邀請各領域的人前來演講(多為認同社會企業者)或是文化交流、舉辦文化課程或是單純的空間出租,讓地區發展由此活耀,並將天然家園、天然飲食的想法感染參與人。

   還有很多很多新創企業、微型企業、甚至連企業都搆不上的組織或是個人,努力實現自己的信念,讓我們的社會一點一滴的改變。當許多人關心股市大盤何時在大公司的帶領下站上萬點或是蘋果今年的新機又會挹注多少經濟成長、美國總統大選對全球景氣的影響之時,這些為數眾多的小族群也努力在為建築和諧的社會打拼。沒有雄厚的資本,沒有業績第一的雄心,沒有灑網般的盛大徵才和給予高薪的承諾,但依然吸引人才投入,也塑造出社會的新人才。

  究竟推動這群人前進的成就感是甚麼,我依然懵懂,可是我知道因為重新定義何謂成就,所以一旦投入了也沒有失落和後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ou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